3月7日下午,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南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南通創新區管理辦公室支持,南通強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AI賦能南通船舶海工產業生態發展專題會”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會議聚焦AI技術在船舶海工產業的應用,旨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會上還舉行了南通強思入駐南通創新園區揭牌儀式。
江蘇省工信廳船舶處副處長陳忠岳,原江蘇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江蘇省工業元宇宙產業聯盟理事長馬小平,南通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振宇,南通創新區人才科技(招商)局局長林晨,強思數科董事長丁宏翔以及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船海科技創新中心,南通職業大學,哈工程長三角高等研究院,南通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船海學院,南通創新區、開發區,南通大學,東南大學海洋高研院等科研院所,船舶海工產業鏈重點企業代表們參加了本次活動,共同探討AI與船舶海工產業融合路徑。
江蘇省工信廳船舶處副處長陳忠岳,原江蘇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江蘇省工業元宇宙產業聯盟理事長馬小平,南通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振宇,南通創新區人才科技(招商)局局長林晨,強思數科董事長丁宏翔以及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船海科技創新中心,南通職業大學,哈工程長三角高等研究院,南通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船海學院,南通創新區、開發區,南通大學,東南大學海洋高研院等科研院所,船舶海工產業鏈重點企業代表們參加了本次活動,共同探討AI與船舶海工產業融合路徑。
馬小平理事長指出,工業元宇宙為船舶海工產業帶來新機遇。通過AI技術的應用,可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朱振宇副局長介紹了南通船舶海工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規劃。南通作為中國重要的船舶海工產業基地,具備地理和產業優勢。未來,南通將加大支持力度,推動AI技術應用,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
林晨局長表示,南通創新區已正式獲批籌建南通船舶海工服務業集聚區。該集聚區將依托“兩院一中心”的強大科研力量,聚焦技術創新、研發設計、AI賦能船舶海工、檢驗檢測以及工程總包等關鍵領域,重點打造“三縱三橫”的產業生態系統。通過這一戰略布局,集聚區將促進專業服務與全市生產制造的協同發展,為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轉型注入強大動力。林局長特別祝賀南通強思成功入駐創新園區!南通市將持續優化創新要素供給,通過專項政策支持、金融產品創新和專業化平臺建設,為南通強思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朱振宇副局長與南通強思數科總經理王文濤攜手為南通強思數科揭牌。隨著紅綢緩緩揭開,“南通強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嶄新標識正式亮相,這標志著強思數科在南通正式啟航。現場瞬間響起熱烈的掌聲,與會者們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重要時刻。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船海科技創新中心主任丁軍以“人工智能在船舶性能預報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為題發表主旨演講,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船舶性能預報領域的應用現狀、技術挑戰及未來發展趨勢,為與會嘉賓呈現了該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創新思路。
活動現場,施耐德電氣過程自動化行業能力中心負責人、賽意華東區負責人、達索船舶行業高級顧問以及南通強思總經理分別就船舶海工數智化解決方案、數字化交付的應用前景,以及如何通過技術賦能實現船舶海工行業從設計到交付的全流程優化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分享。他們的精彩講解引發了現場嘉賓的濃厚興趣,大家圍繞相關話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探討。
“今天的活動為科研院所和企業供需對接提供了交流平臺,這對我們尋找合作伙伴、解決技術難題非常有幫助。期待未來能夠組織更多這樣的活動,共同推動船海產業發展。”哈工程長三角高研院執行院長張海鵬反饋。
未來,南通強思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理念,與各方攜手,共同推動南通乃至全國船舶海工產業在數字化浪潮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